S 28164099

投手動力鍊訓練—肩髖分離之角度與時間點探討

肩髖分離,這是一個對所有從事棒球運動的朋友都不會陌生的名詞 

有了肩髖分離代表著伸展了腹部肌肉,讓彈性能量、神經反射、肌肉活化程度等機制蓄勢待發,當上半軀幹開始轉向本壘板的那一刻,從腹部創造的能量,將會湧入你握著的球,幫助我們創造更快的球速。也無怪乎大聯盟投手教練 Tom House 在其2009年著作的投球聖經裡建議,「身為一位投手,肩髖分離角度,至少要到達40-60度」,但有了角度就夠了嗎 ?

不夠,你要的考慮的不僅是角度大小,還有肩髖分離發生的時機點

 2007年,以Arnel Aguinaldo為主的運動生物力學家們,邀請了38位來自不同層級「少年、高中、大學、職業」的投手來做實驗,希望能從具有不同技術等級的運動員們間,看到投球機制上的差異 ! 而結果讓人出乎意料,職業選手的肩髖分離最大角度落在50度附近,與其他層級沒有差異,但是發生的時機點卻天差地遠,能夠在投球過程中比較晚做出最大的肩髖分離角度 。這時候,我們把目光拉向21位少年、高中生運動員,結果顯示裡面整整有11位在前導腳觸地之前,最大肩髖分離就出現了 !
messageImage 1623159394334
圖一. 職業選手能夠比較晚發生最大肩髖分離角度

2009年,這位學者再次研究了肩髖分離的時機,想要看看它對於手臂負擔的影響,結果發現在觸地前就發生最大肩髖分離的投手,對於手肘副韌帶(是的!就是Tommy Jone手術動刀的部位)所造成的負擔是觸地後才發生的「1.4倍」(詳見圖二),這表示

當你肩髖分離最大角度發生的太早,還會造成手肘受傷風險的提升
messageImage 1623159403476

圖二. 太早發生肩髖分離,手肘負擔比較大

那你可能會問要怎麼判斷最大肩髖分離角度出現的時間點,我的建議是可以將手機錄下你前方的投球影片,這時候你要關注「身體什麼時候開始向本壘板方向旋轉」,如果在前導腳觸地前就發生(圖三),那你肯定太早做出肩髖分離。

messageImage 1623159411793

圖三. 這位選手在前導腳還沒落地前,上半身就已經向本壘旋轉了

那如果要看得更細,現在有一個投球生物力學分析的商業服務,能夠提供你詳細的投球檢測報告(我們未來也會針對這個系統做詳細介紹),如圖四,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位小選手的最大肩髖分離48度發生在前導腳觸地前,這個角度好不好 ? 非常好,只是時機不太對,這個可能就是造成他投球效率只有3%的因素,需要立刻著手機制上面的改善。
messageImage 1623159418594messageImage 1623159424887
圖四. 小選手的檢測報告

未來,我會繼續介紹如何提升肩髖分離角度,以及如何修正肩髖分離時機的方法,讓我們一起改善投球機制,讓球速直直升,受傷風險直直落 ! 除了肩髖分離之外,我也會繼續分享相關的查核點與相關科學證據,讓球友訓練有所依。

By  Basepara 貝思沛拉棒球學校 曾浩哲 運動表現教練

留言
購物車
FOLLOW US  
返回頂端